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Health
Health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创新评价茶油风味物质和脂质轮廓
来源:林草国家创新联盟 | 作者:陈景振 | 发布时间: 2024-04-02 | 170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南方木本油料产业国家创新联盟成员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李昌珠研究员、肖志红研究员团队联合长沙理工大学吴苏喜教授在国际食品Top期刊 《Food Chemistry》(中科院1区,IF= 8.8)发表题为“The effect of extraction methods on the components and quality ofCamellia oleifera oil: Focusing on the flavour and lipidomics”的研究性论文。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其中,中国是世界上油茶的原产地和最大生产国,油茶在中国种植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其产量占据全球油茶总产量的90%油茶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90%以上)其中油酸含量占比高达80%。此外,油茶籽油还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甾醇、角鲨烯、多酚、生育酚等,这些生物活性成分有助于调节血脂、降血糖活性、减轻肝损伤、调节胃肠道微生物群、抗癌、抗氧化等。然而,这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取和加工技术,如何绿色高效地提取油茶籽油,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油茶籽油的提取工艺是保证油茶籽油高质量、高产量的关键。传统的油茶籽油提取方法主要有机械压榨提取和传统的溶剂提取。近年来,亚临界提取、超临界提取、水酶提取、超声辅助提取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油茶籽油的提取效率和品质。微波辅助提取(MAE)是另一种新兴的高效提取技术,利用微波辐射促进破坏细胞壁,有利于油脂及其伴随物快速溶出。本文系统地阐明了传统方法(冷榨法,CP;热榨法,HP;索氏提取法,SE)和新方法(微波辅助提取法,MAE)对油茶籽油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物质、风味和脂质组学的影响。冷榨油茶籽油含有最高含量的角鲨烯(176.38 mg/kg)、α-生育酚(330.52 mg/kg)、多酚(68.33 mg/kg)和植物甾醇(2782.55 mg/kg)。油酸是油茶籽油中主要的脂肪酸,含量约为80%HS-GC-IMS 鉴定出 47 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包括 11 种醛、11 种酮、11 种醇、种酸、种酯、种吡嗪、种呋喃和 种噻吩。此外,在油茶籽油中共鉴定出 5 种脂质大类30 脂质亚类 339 种脂质化合物,其中甘油三酯和甘油二酯是主要的脂质。总之,冷榨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都能获得高品质油茶籽油,其中生物活性物质和甘油二酯/甘油三酯含量较高。本研究旨在为制备不同种类挥发性风味茶油提供理论基础,其成果不仅能够促进茶油脂质组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而且对于深入研究茶油脂质组成及其功能活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亮点

Ø对冷榨法、热榨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的油茶籽油进行了探索性的比较。

Ø冷榨油茶籽油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最高。

ØHS-GC-IMS 在油茶籽油中鉴定出 47 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Ø通过 ROAV 分析法筛选出了 12-13 种关键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

Ø确定了 30 种脂质亚类,共 339 种脂质成分。

图文摘要

图文赏析

1 不同方法提取的油茶籽油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

(A) 角鲨烯, (B) α-生育酚, (C) 多酚, (D) 甾醇

不同方法提取的油茶籽油中挥发性化合物的 HS-GC-IMS  (A)差异图谱和(B)指纹图谱

3 不同方法提取的油茶籽油中脂质的总离子流谱图。(A) 正离子流谱图,(B) 负离子流谱图

不同方法提取的油茶籽油中不同脂质亚类的相对百分含量

(A)冷榨法,(B) 热榨法,(C) 微波辅助提取法,(D) 索氏提取法

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曾文权和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刘旭东副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李昌珠研究员、肖志红研究员和长沙理工大学吴苏喜教授。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4.139046

来源:南方木本油料产业国家创新联盟

通讯员:陈景震


行业新闻
政府活动
企业风采
协会动态